|收藏本站 99首页|新闻|展览|拍卖收藏|批评|专栏|特色|人物|机构|出版|版画|招聘|社区|上海站|成都站|English
李飒艺术专栏
商业对艺术的篡夺——关于马云的字画拍卖的讨论
2013-12-25 10:17:23
关键词:马云泼墨商业
声明:本文为99艺术网特约专栏文章,未经协议授权,请勿转载使用。

马云正在创作泼墨,被网友戏称“祖玛”

 

12月19日,经过63次加价延时,马云自创的“马体墨宝”昨天在来往“淘宝官方拍卖”扎堆落槌,最终拍出了242万余元。这个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很快,岳路平在微信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马云是当代艺术家?民间艺术家?还是扎堆艺术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 “十年之后,我们是否会惊奇地发现,就像金融业和零售业一样,艺术也已经被马云颠覆?”

 

艺术被颠覆了么?

 

我在微信上转发了岳路平的微信,并附言:“岳路平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艺术电商和电商艺术,艺术的未来?以马云的实力,完全可以用拍卖的方式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价格昂贵的艺术家,但问题是:艺术因此可以被颠覆?艺术完全等同于商业么?面对商业的挑战,艺术到底是什么?”

 

这件事情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不是因为马云画了一张画(人人都可以画画)。马云画画不是新闻,任何人画画都不会是新闻,而马云随便画了一张画就卖到了200多万才是新闻。

原因也并不复杂:

 

1,马云本身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就像每年都有人肯花数十万美元和巴菲特吃上一顿饭。肯花242万买马云“涂鸦”的人,目的并不会仅仅是买画这么简单。

 

2,马云这个行为也是为了兑现“‘来往’上马云个人的‘扎堆’粉丝破十万就画一幅画”的承诺”,正像岳路平所说,“马云的创作和演唱许诺是一种商业拜票行为”,这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策划和推广活动,事件本身的争议和轰动效果是最好的广告。

 

3,但马云卖画这件事还是揭示了一个颇为冷酷的事实:今天的艺术,人们关注的并不是艺术作品本身的文化价值,而是拍卖的价格。艺术的文化价值在今天被忽视和剥离,人们更关注的是艺术的商业价值和成为商业艺术家。

 

马云作品全貌

 

关于“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概念,德国艺术家博伊斯和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都提出过,但俩者有本质的不同。博伊斯认为,艺术是改造社会的工具,“人人都是艺术家”意味着人人都参与到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他高估了个人的自觉性,所以他的概念基本上只是一个空想,现实中没有实现的可能。安迪·沃霍尔认为“人人都是艺术家”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15分钟的商业艺术明星。他的想法更有吸引力,但商业资本垄断在少数人手中,所以实际上被选择的只是少数幸运儿。

 

我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但不是一个简单的保守主义者,在今天“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人人都可以选择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这绝对没有问题。人们喜欢艺术,对艺术有兴趣,当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愿意从事艺术创作,那再好不过了。但艺术应该有某种东西作为基础。失去了这个东西,就无所谓艺术的存在了。

 

其实,今天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家可以避免艺术的“商业化”。艺术家要靠艺术“商业化”来生存。商业化也是推动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马云这次的绘画拍卖提出了一个很好地问题。马云可以画画,可以选择成为艺术家,这都不是问题的。但问题是,成为一个艺术家,是不是仅仅用商业/拍卖价格就可以来衡量。以马云的资本和实力,完全可以通过拍卖把自己打造成“商业艺术巨星”,但是否因此马云就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家?艺术是否因此就被颠覆了?商业对艺术的剥夺,拍卖价格成为衡量艺术的重要的标准,而忽视了对艺术品的文化价值的讨论,才是我们真正面对和反思的问题。

 

我个人很喜欢看电影,科幻电影(尤其是美国拍的科幻电影),场面宏大、好看,科技难以想象,迷幻。但你是否注意到,所有关于未来的想象(而且时间假设的并不远)基本上都是毁灭和灾难性的,几乎看不到关于未来的假设是一个平静、美好的世界。原因也简单,就像黑格尔所说,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否定自身的因素,人类并不例外。换句话说,人性当中既包含了积极的、建设性的美好的价值,也包含这贪婪、破坏和否定性的因素。这种破坏和否定性的因素,不是任何制度和力量完全可以约束的,只能依赖于人们不断地反省和自我克制。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加速发展的社会,人的力量越大,科技越发达,能力越强,人性中破坏性的因素和力量也就越大。艺术/文化失去了批判和自我反省的能力,世界的未来不会有太多的幸运。

 

中产阶级的愚蠢,无非在于他们以为对世界不闻不问,日子就可以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可以永远延续。但他们忘了现代社会从本质上是危机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靠永不满足的欲望来推动、永不停止、不断加速向前的机器(奔向终点)。而艺术,在现代社会,是一种自我反省、文化批判和自我克制的力量。一旦艺术被剥夺了这种能力,完全成为一个以价格来衡量的商业消费的对象,成为一种趣味化、“无害”的装饰性的消费品,艺术就真正死亡了。

 

对于这件事,我个人的态度倒也无所谓。艺术对我而言,只是一件屁事。我会用一种欣赏的态度,坐在藤椅里,悠闲地喝着茶,用一种无聊的眼神,等待、观看这最后一天的风景。
   
   
李飒
2013年12月23日

评论阅读(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李飒

1975年生于河南省郑州市,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材料与表现工作室,获硕士学位。2005年至今执教于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讲师。2009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0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委员。

新闻热线:010-51374003-809/816/808 主编信箱 Email:xinwen@99ys.com 
媒介QQ:148457192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01商务楼401室 邮编:10001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号:京网文[2013]0344-083号 京ICP备09023634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13 北京久久弋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